“八五”普法期間,蘇州工業園區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,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,為園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。
聚焦重點推動法治精神長效傳播
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,將其納入黨工委中心組學習及干部培訓內容。組織領導干部憲法宣誓,開展中小學“憲法晨讀”,結合公民法治素養提升實踐路線制作H5手繪地圖開展打卡答題挑戰賽,推動憲法宣傳常態長效。印發“民法典宣傳月”活動方案,組織在結婚登記點分享法律知識倡導文明婚俗,運用AI技術制作普法視頻,2021年以來累計開展民法典普法活動700余場次,發放法治宣傳品9.35萬余份,促進民法典宣傳見行見效。認真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等專題法治宣傳活動,舉辦高校主題辯論賽,發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,開展應急技能擂臺賽,通過企業培訓、開設咨詢專線等方式多措并舉推進穩外貿工作。
精準施策提升重點人群法治素養
抓“關鍵少數”,落實領導干部集體學法制度,編印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,舉辦法治干部專題培訓班,推進國家工作人員學法常態化。園區教育局將法治教育納入教師崗前培訓,編印學法口袋書,聘任法治副校長,園區法院連續14年組織法治夏令營,園區檢察院打造“正義之劍”未成年人普法品牌,唯亭街道與轄區幼兒園共建“唯司助萌”法治文化宣傳基地,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體系化。園區司法局開展“普法惠企”系列活動,打造“理想·月月談”等法律服務交流品牌,綜合行政執法局等單位將普法融入執法全過程,推進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普法專業化。持續開展“春風行動”等活動,開設農民工法律咨詢、法律援助綠色通道;認真落實“普法入新”等行動,成立暖“新”驛站,設立新業態調解工作室,編發《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手冊》,推進各類群體關愛精準化。
創新載體打造法治文化傳播矩陣
利用“報網端微屏”多平臺開展法治宣傳,形成“微信有推文、微博有互動、視頻有故事”的立體傳播格局。行政審批局將法治宣傳融入政務服務,梳理常見問答豐富政務服務網知識庫;金融發展和風險防范局開發“金融啄木鳥”小程序發布非法集資小講堂,拍攝《阿權投資歷險記》獲蘇州市防非短視頻大賽一等獎。特色普法品牌影響力凸顯,金雞湖商務區創新“防非主題咖啡館”“七分甜聯名活動”,將普法融入生活場景;園區檢察院精心培育“金色避雷針”普法品牌,原創微電影獲評最高檢“金融檢察微課堂”優秀獎;婁葑街道創新探索“法治新葑”品牌,將法治宣傳融入剪紙、錘揲、緙絲等非遺文化。
普治并舉提升基層依法治理水平
斜塘街道深化“援法議事”與“法律明白人”雙輪驅動模式,全面推行民主協商機制,唯亭街道依托“澄南家事、就事、理事”調解載體將法治宣傳融入矛盾糾紛調解全過程,勝浦街道建立“事前法律服務+事中法律解憂+事后解析跟蹤”的多部門聯動機制,金雞湖街道依托綜治中心完善“1+57+N”大調解格局,健全基層解紛與治理機制。全區深化“1名社區法律顧問+N名法律明白人”行動,動態培養“法律明白人”2011人。創新開展社區法治實訓,專業化培養8批218名法治社工。積極吸納退休法官、教師等參與矛盾調解,打造“紅鄉賢工作站”。推進“強楫筑網”行動,提升網格員等隊伍法治素養。發揮快遞、外賣小哥等新業態群體流動宣傳員作用,建強基層普法與治理隊伍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