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深化文明城市建設,弘揚“蘇式文明”新風尚,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近日發布《愛蘇州文明倡議十條(征求意見稿)》面向市民廣泛征集意見。自倡議發布以來,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迅速行動,通過召開座談會、創新宣教內容、組織實踐活動等形式,推動文明理念深入人心,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生動局面。

從知到行 匯聚文明合力
在唯亭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召開的征求意見座談會上,志愿者向居民代表逐條解讀倡議內容,并結合清明節文明祭掃進行專題倡導。青澄花園社區通過兩場分眾化活動強化宣導,面向成年人的宣傳視頻以直觀畫面傳遞文明內涵,激發居民行動自覺;面向孩子們的宣傳,則是以“童聲解讀”的形式,引導孩子們用生活實例詮釋倡議,稚嫩話語中傳遞出文明力量。龍會社區則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研討,青年社工小周表示:“《倡議》所涵蓋的‘垃圾不亂扔,行駕遵交規’‘養寵不擾民,鄰里互照應’‘惜福拒浪費,移風又易俗’與我們工作內容息息相關,在接下來的工作中,我將開展好各類教育活動,并通過網格走訪傳播文明理念。”
“銀發生輝” 共建文明家園
亭南社區召開黨員專場座談會,邀請文明建設見證者建言獻策。黨員們結合公共秩序維護、營造社區和諧氛圍等主題熱烈討論。老黨員繆先生表示:“文明倡議內容將‘尊老又愛幼,社區添和睦’列入其中,體現了政府對‘一老一小’的重視,希望社區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能以上門關愛、提供陪伴等方式加強對獨居老人的關愛服務。”
融合創新 傳遞文明新韻
“愛護設施凈環境,菜地不準亂開墾……”,看到《愛蘇州文明倡議十條》內容后,施家浜熱心志愿者蔣老師有感而發,針對社區的實際情況編寫了《施家浜社區居民公約》,并將公約內容轉化成朗朗上口的唯亭山歌。在芭堤社區,一群“紅領巾”志愿者以行動詮釋文明倡議。針對架空層電動自行車亂停、私拉電線等隱患,少年們化身“安全小衛士”,入戶發放宣傳冊,用“情感+案例”雙線勸導。一句“爺爺,消防通道被堵會影響救火”,既傳遞關懷又喚醒安全意識。戈巷社區則聚焦兒童文明教育,通過方言接龍、動畫互動、“文明存折”等趣味形式,將垃圾分類、文明養寵等知識融入游戲,以“小手拉大手”推動家庭踐行文明。
接下來,唯亭街道將以《愛蘇州文明倡議十條》為紐帶,凝聚全齡段、多群體,力量通過“宣教+實踐”“傳統+創新”的多元路徑,讓文明從紙上倡議轉化為街頭巷尾的自覺行動。
編輯 夷亭軒
2025年3月31日
